top of page

​打造健康新思維
          Journey  in  Elandia

在世界的一些特定地區,人們以簡單、自然的生活方式過著健康長壽的生活,這些地區被稱為「藍區」(Blue Zones),這個理念最早由丹布特納(Dan Buettner)在其國家地理雜誌的文章和隨後的書籍中提出,隨著對這些地區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深入研究,他們健康長壽的秘密也逐步被揭示…

代表藍區理念的五個地區

Vector.png
Vector-1.png
Vector-3.png
Vector-2.png
Group 138.png

撒丁島

義大利

撒丁島中部的努奧羅省(Nuoro Province),那裡有許多百歲老人。這裡的飲食主要是基於植物,包括大量的蔬菜、豆類和全穀物,並且少量消費肉類和乳製品。

沖繩

日本

沖繩的居民有著世界上最長的壽命,特別是女性。沖繩飲食低脂、高纖維,主要由甜薯、豆腐、苦瓜和大量的綠茶構成。沖繩人還有一個文化概念,稱為“幾喜喜路(Ikigai)”,意指找到生活的目的。

洛馬琳達

美國

這個社區的特徵是其大量的第七日安息日會教徒,他們的生活方式包括嚴格的素食飲食,重視家庭和社交聯繫,以及定期的適度運動。

伊卡里亞島

希臘

這個愛琴海的小島有著極高的百歲老人比例。伊卡里亞人的飲食包括橄欖油、蔬菜、豆類和少量的肉類和魚類。他們還有一種悠閒的生活態度,並且重視社交互動。

尼科亞半島

哥斯達黎加

這裡的居民有著較低的慢性病發生率和較長的壽命。尼科亞人的飲食包括玉米、豆類和南瓜。他們重視家庭、社區關係和體力活動。

Rectangle 177.png

藍區居民的生活方式充滿了自然的體力活動,如步行、園藝和家務勞動,他們的飲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並且重視適量進食。擁有明確的生活目標、良好的壓力管理、強烈的社會聯繫以及信仰和靈性的追求,都是他們長壽和健康的關鍵因素。這些簡單而有效的生活習慣,使他們在壽命和健康方面名列前茅。

令人振奮的是,新加坡在近期也被認定為藍區新一代的代表地區,雖然她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藍區」,但這個國家在全球健康和壽命排名中名列前茅,而她的健康優勢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Vector.png
_圖層_1.png

高效的醫療系統

新加坡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醫療系統之一,其高效的醫療服務和先進的醫療技術為居民提供了全面的健康保障。

這些因素使新加坡成為一個現代化的「藍區」,儘管其與傳統地區的自然和文化背景不同,但同樣展示了健康生活方式對於提高壽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這也說明了藍區理念不僅僅是長壽的秘訣,更是一種全人健康的實踐,它提醒我們,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各方面的全面和諧。通過借鑒藍區居民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學會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從而提升生活的質量和幸福感,通過調整日常習慣、強化社會聯繫和尋找生活的意義,實踐全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創造一個更加健康、幸福和充實的未來生活。

蘭境學

蘭境,將宜蘭生活作為生活型態醫學的實踐地,看重現代人「身」、「心」、「靈」的平衡,並透過專業的醫學背景,提供您量身規劃、符合現代生活型態醫學的身心靈體驗服務。讓我們以「全人健康」的醫學觀點,帶領您認識何為生活型態醫學(Lifestyle Medicine)與正念(Mindfulness),深刻體會「蘭境學」的在地實踐。

全人健康:身、心、靈與外在環境間的平衡舒坦

在步調急促、資訊爆炸的當代社會中,健康不再只是身體有無病痛而已,我們更關注個人心靈與周圍環境的健全平衡,而「全人健康(Holistic Health)」這套縱整個人與所處環境的健康理念,也在這樣的觀點下逐漸成形。全人健康打破傳統「沒有疾病」的健康定義,涵蓋「身體」、「心理」、「社會」和「精神」四大面向的平衡,並持續追求全方位的幸福和充實感,透過圖表的四大面向,我們可以初步理解這個理念:

​身體
健康
社會
健康
心理健康
精神
健康

生活型態醫學(Lifesyle Medicine):注重生活的整體平衡

為了達成全人健康(Holistic Health),在生活的各方面,我們都需要保持平衡與和諧。從均衡飲食到充足睡眠,從壓力管理到社交連結,從精神追求到生活意義,每個面向都至關重要,我們不能僅注重身體的狀態,也要同等關注自己在心理、社會和精神層面的健康。

 

美國生活型態醫學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Lifestyle Medicine)將這樣全方面的健康概念轉化為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並以「生活型態醫學(Lifesyle Medicine)」為名,聚焦全人健康,更詳細地定義全人健康,並發表其組成所需的六項關鍵要素。

以「生活型態醫學」的觀點對應全人健康的目標,除了規律的體能活動和良好的飲食習慣外,更明確提出自信、堅定、創造力等心靈層面對健康的影響,同時,也更廣泛的將真誠、與他人分享等行為與健康連結。而為了實踐全人健康的目標,生活型態醫學也具體的提出運動、飲食、壓力、睡眠、社交、及物質濫用等經實證可改善個人健康的六個面向。

 

簡單來說,在以全人健康為目標的「生活型態醫學」當中,身體層面的健康可以透過常態的體能活動、健康飲食和睡眠習慣,以及減少不良習慣,像是過量飲酒、抽煙或使用藥物,甚至過度使用3C產品來達成。而與身體層面相同重要的心理、精神、及社會等層面的健康上,則可透過對自我的認知、自我和諧的狀態、面對生活逆境的態度、具建設性的表達個人感情等方式,更廣泛地聚焦於個人內在的平衡與穩定。

蘭境學 - 以正念為本的生活型態醫學

蘭境學,是以正念為本的生活型態醫學,也是蘭境實踐生活型態醫學的核心觀點。

 

「正念(Mindfulness)」是一種能平靜地面對當下,不加以評判的關注、投入或閱讀的心理狀態。在現代心理學和醫學中,正念的練習除了結合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外,也被廣泛的被應用在各種人與人的互動中,不論是親子的教育、朋友的談心、或商業服務的流程等。

 

在人際互動時,我們強調互相理解,而這也成為彼此維持社交的必要基礎,但在人與人的互動過程中,我們經常忽略「自我對話」的重要性。在一般日常中,我們得不斷做出各種決策,在正念的引導下,每一次的決定,都應是自我對話的過程,如能更踏實、更經常地與自己溝通,理解當下的自己,那我們在各種情境下所作的決定,也將更有機會帶領我們走向符合自我期待的理想生活。這就是為什麼蘭境認為「以正念為本的生活型態醫學」,能夠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去實踐全人健康。

#DSCF9453.jpg

生活型態醫學的關鍵指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研究指出,全球每年有超過71%,約4,100萬人因慢性疾病而死亡。這些病症不僅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更與吸煙、活動量不足、不良飲食和體重管理不當等健康危害因素息息相關。該如何降低這些危險因子,並在病症出現前就提前預防,也成為全球醫學界關注、討論慢性疾病時的關鍵議題。

根據臺灣衛生福利部的數據可知,患有代謝症候群的病患(例如高血糖、高血壓、高膽固醇),罹患慢性病的機也明顯提高,與一般人相比,他們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可能高出六倍,罹患高血壓的機率可能高出四倍,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則可能高出兩倍。因此,除了早期檢測與治療外,了解自身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對於預防上述的慢性疾病,也更顯其重要性。

生活型態醫學(Lifesyle Medicine)利基於實證的全人健康概念,並強調改變生活慣態,在醫療臨床觀點上,不僅能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與肥胖等慢性疾病,病患如能積極配合療程,更能成功提高治癒的機會。


我們透過實踐生活型態醫學的六大面向,帶領您重新檢視個人健康狀態:

IMG_8233(漸層).png
蘭境icon_飲食.png

健康飲食

在營養攝取上,尤其建議選擇營養豐富以及全植物類的食物為主,如水果、蔬菜、全穀物與健康脂肪,特別要減少對加工食品與高糖份食品的攝取。

蘭境icon_睡眠.png

充足睡眠

睡眠是身體重要的修復時間,同時也能適時平緩情緒,對整體健康而言是關鍵必要的條件。一 般成人建議每晚須有7-9小時的高品質睡眠時間。

蘭境icon_運動.png

規律運動

維持身體活動對健康至關重要。我們建議您每周至少從事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單車。

蘭境icon_壓力.png

壓力管理

學習有效的壓力控管,例如冥想、深呼吸、瑜伽等,都能有效幫助您維持心理和情緒健康。

蘭境icon_物質濫用.png

避免物質濫用

實際建議包含戒煙、限制酒精攝取量、避免吸毒和不過度使用3C產品等。

蘭境icon_社交.png

社群交流

積極參與社交活動或投入社區活動,都能有效促進個人在情感交流、人際支持和精神層面的健康。

Rectangle 177.png

透過六大要件彼此連結,我們得以打造一套全方位的健康生活策略,積極的透過生活慣態的改變,提高生活品質,預防疾病發生。當我們逐步開始生活型態的改變,蘭境籌組的健康生活型態教練團隊也會運用認知行為療法與動機式訪談等方式,為您帶來更好的體驗療程。

「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是一種心理治療方式,這套方法認為「行為介入」是健康管理和治療代謝症候群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最好的範例說明,就是專業醫療人員,透過頻繁的衛教訪談過程,促使病患開始有所改變。而「動機式訪談(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MI)」則是由心理學家威廉米勒(William R. Miller)從治療酒精成癮的臨床案例研究中,所提出的心理介入方案,他認為透過「參與」、「聚焦」、「喚醒」和「規劃」這四個過程,可促使患者願意開始改變行為。

根據美國國家運動醫學研究院(National Academy of Sports Medicine, NASM)的研究,儘管許多人都知道「應該」做什麼來增強健康,但實際上卻處處充滿挑戰。因此,生活型態教練會思考適合您的規劃,更有效地以「認知行為療法」與「動機式訪談」交互搭配指導、全力支持您走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正念的關鍵指引

正念(Mindfulness) 是源自佛教禪修的心理和精神練習,目的在透過對當下的全然覺察和接受,以達到內心的平靜和智慧的開展。正念強調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個時刻,深入地體驗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而不被過去或未來所干擾。它要求對身體、情緒、思想及外在的細微覺察,有助於我們更清晰了解自我的真實狀態,也提倡以開放、接納的態度面對種種而不加以評判,從而達到內心的平靜。正念更強調如實面對,不試圖改變或逃避,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保持心理的穩定和平和。現代正念練習受到佛教內觀禪修(Vipassana)的深遠影響,內觀禪修強調對身體和心靈現象的深入觀察和洞察,在20世紀初期,多位緬甸禪師積極推廣這種修行,並傳到西方世界。

 

現代正念的應用,始於美國醫學博士強卡巴金(Jon Kabat-Zinn)於1979年的科學研究,他將佛教禪修的正念練習與西方的科學結合,在麻省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醫學院創立了正念減壓課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逐步將正念引入醫療和心理治療領域,也因此推動了正念在全球的普及,被廣泛的應用在日常生活、教育、職場等領域。為了幫助練習者更有效地培養正念,他在其正念減壓課程(MBSR)中提出七個原則,為正念練習提供重要的指導:

#LINE_ALBUM_20240221森林療癒上午場紀錄一_240223_6.jpg
蘭境學banner-1 1.png
蘭境icon_非評價.png

非評價(Non-judging)

非評價是正念的核心。這意味著對所有經驗保持開放和接受的態度,而不對其進行批評或評價。當我們察覺到自己的思想、情緒或感受時,我們只是觀察它們的存在,而不對它們進行好壞的判斷。這樣的態度能幫助我們減少自我批評,增強內心的平靜。

蘭境icon_耐心.png
蘭境icon_初心.png
蘭境icon_信任.png
蘭境icon_非用力追求.png
蘭境icon_接納.png
蘭境icon_放下.png

耐心(Patience)

耐心是一種對自然過程的尊重和接受。正念強調尊重每個當下,允許事情按照自己的節奏發展,而不急於改變或控制它們。耐心有助於我們在面對困難或挑戰時保持冷靜,不急於求成,而是持續努力,等待自然的變化。

初心(Beginner's Mind)

初心是指保持對每個當下的好奇和開放,像初學者一樣看待一切事物。這種心態能幫助我們避免被過去的經驗和知識所限制,從而以新的視角看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這樣,我們能夠發現平時忽略的細節,體驗更多的樂趣和驚喜。

信任(Trust)

信任是指信任自己和自己的感受,以及對正念過程的信任。這意味著相信自己的內在智慧和直覺,而不是盲目依賴外界的指導或評價。信任幫助我們在正念練習中建立自信,並能更深入地體驗和探索內心世界。

非用力追求(Non-striving)

非用力追求是指在正念練習中不急於達到某種目標或結果,而是專注於當下的體驗。這種態度能幫助我們放下對成功的執著,減少壓力和焦慮。正念強調的是過程而非結果,這樣我們能夠更自然地進行練習,享受每一個當下。

接納(Acceptance)

接接納是指完全接受當下的現實,而不試圖改變或逃避它。這不意味著被動地接受不愉快的狀況,而是認清現實,並以開放的態度面對。通過接納,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看到問題的本質,從而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法。

放下(Letting Go)

放下是指釋放對過去經驗和未來擔憂的執著。這意味著不再緊抓著那些讓我們痛苦或不安的事情,而是學會放手,讓心靈得到解脫。放下能幫助我們減少內心的負擔,提升內在的自由和輕鬆感。

這七個原則為正念練習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幫助練習者更全面地理解和實踐正念,引導我們更加深入地探索內心,提升自我覺察和內在平靜。蘭境的正念教學團隊除了帶領日常的正念練習,更會與生活型態教練協作,將正念適時的引導進健康生活型態的實踐活動中,協助參與者更有效地培養、追求屬於自己的健康生活型態。

 

蘭境ELANDIA期待在未來的努力下,將宜蘭做為台灣藍區的發源地,帶領台灣紀錄在世界的藍區名單上。

bottom of page